首页 » 法律条款 » 正文

待岗法律风险(待岗处理的有关规定)

云三 2023-11-22 法律条款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本篇目录:

缺勤在法律上怎么说

缺勤是指员工经过请假,经过主管领导同意产生的,是无工作时间就是没工资的,但单位不能以此处理员工。

对于员工缺勤,是否扣工资,应当根据双方协商的情况来进行处理,法律上并未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用人单位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扣除劳动者工资。

法律主观:迟到,属于缺勤,只是缺勤的时间较短,迟到的时间没有劳动,不发给报酬符合法律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因为迟到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劳动者还应当赔偿损失。

扣减法和累加法计算工资都是合法的,但一般的操作是出勤天数少,不宜用扣减法计算薪资,一般累加法计算薪资;出勤天数多,缺勤天数少,一般不用累加法算薪资,就用扣减法计算薪资,这样可避免出现极端不符合常理的情况。

对于公司不按照劳动法规定,胡乱扣取员工工资的,员工可向当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企业让员工待岗,该怎么维权?

1、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按照原来的工资支付,如果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是按照当事人工作年限每年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2、公司强制调岗变相辞退,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单位主张赔偿金。公司强制调岗变相辞退的,可以向用人单位请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3、企业让员工待岗维权:我国目前对待岗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用人单位任意决定劳动者待岗,如果未经劳动者同意,劳动者可以拒绝接受并要求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4、法律主观:公司让员工待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用人单位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的,属于合法行为,在劳动者回家待岗期间,用人单位依然应当发放工资,否则,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5、员工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6、您好亲 被企业强制待岗,待岗期间企业需要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如果长时间待岗不处理的,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员工不愿意被调岗怎么办?

尽量获得与员工协商同意再进行调整岗位,争得员工同意并签署相应的调岗协议这是规避用人单位调岗法律风险的最适当也是最有效的法律风险规避方式。

如果不征得同意,强行调整,因此产生的劳资纠纷,如果员工离职,可申请仲裁,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法律依据:公司单方面改变劳动合同约定内容。

员工不同意调岗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协商,在协商达成一致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由双方各执一份;如果协商不一致的,则单位不能擅自变更,只能继续与员工协商,或者采取申请调解等办法。

公司无故调岗员工不愿意的,员工可以继续在本岗位干工作。因为调换工作岗位,必须要征得劳动者的同意,劳动者有权拒绝企业提出来的调岗降薪的要求,企业不得以此为由直接辞退员工。

法律主观:员工对于用人单位调岗的行为不同意,员工可以向公司上级管理人员反映;仍然被调岗,可以到人社局举报,或者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因不同意调岗导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索要经济补偿。

待岗投诉有用吗

用人单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通知劳动者回家待岗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若协商一致则合法,否则违法,公司让员工待岗是否合法得看情况而定,目前安排员工“待岗”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您可以寻求相关法律帮助并向有关劳动监察部门或机构投诉和申诉,并提供有关证据和资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处理工伤待遇问题需要注意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维护自身和单位的合法权益,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待岗处理的有关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相关推荐